星火之爱(节选)
——奉献社会的颂歌
在历史的长河中,人的生命是极短暂的一刹那。我们所能做的,不过是把我们民族历史的某一阶段的起点和终点接起来而已。当我们把生命的火炬交付后人,也许他们会这样评价我们:他们总是步履匆匆,可他们决非历史的过客,他们是高尚的,因为他们把全部的爱都奉献给了自己的祖国和人民。
如果没有四纺机,如果没有星火集团,王台镇也许只是一个坐落在古胶州平原上的默默无闻的小镇。
如果没有纺织机械,王台人的日子也许不会像现在这样红火。
如果?
历史从来不相信如果。它总是以看似偶然的发生,告诉你实属必然的结果。
早在八十年代,当胶南第四纺织机械厂迅猛发展的时候,厂长崔兆启身上的担子在不断“加码”:
一九八五年一月,兼任王台轻纺工业公司经理,主管包括四纺机在内的王台镇七个工业、商业企业;
一九八八年一月,兼任王台镇经委主任,主管全镇工业企业;
一九九五年一月,兼任王台镇党委副书记,主抓全镇工业经济。
王台镇有57个行政村,进入八十年代后,虽然已解决了温饱问题,但守着交通便利的优势生活依然拮据。
“无工不富”是一些村难以解开的“死结”。崔兆启想到了自己的职责,带领群众发展经济,共同富裕是一个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,他要以四纺机厂为平台,通过协作加工等方式,带动周围村庄致富。
然而,这一想法却受到了厂里部分干部职工的质疑:帮助了一个企业,就等于培养起了一个竞争对手,自然多了一个“争饭吃的”,怎么能让肥水流向外人田?!
崔兆启就利用职工大会、个别交流、谈体会等多种方式,推心置腹,一一交流。
“双赢”的道理讲通以后,接着就是崔兆启的“超越厂界、镇界行动”。
胶南第五纺织机械配件厂是王台东村的一家村办企业,由于技术、产品、管理、资金等多方面的原因,生产经营很不景气,村里每年提取的承包费连设备折旧都不够,被全村人看成甩也甩不掉的“包袱”。
一九八六年夏天,崔兆启和他的伙伴伸出了温暖之手,提供无息资金,为其代购了6台机床,并把四纺机生产的和毛机主机部分无偿转让给这个企业生产,技术上指导,管理上帮助,是这个企业很快“起死回生”,当年就安排了村里的百余个劳力,产值达到150万元,获利20万元。
甩也甩不掉的“包袱”变成了离也离不了的“摇钱树”。第二年,王台东村拿出了13万元为村民生产、照明更换了高压线和变压器,村主任乐呵呵的在村民大会上宣布:全村300多户、1200多人的机耕、浇地、集资、提留等款项,全部由集体“承包”……
乡亲们感动了,干部们流泪了,全村父老尝到了致富的甜头,点燃了无尽的希望。
崔兆启感到自己走上了一条无尚光荣的道路。
新年第一天,村支书孙少亮和他的领导班子,带着全村人的厚望,专程登门致谢,感激崔兆启和他的团队……
据统计,仅一九八五年至一九八九年期间,崔兆启领导的四纺机厂就先后扶持了胶南县内30多家镇村企业的发展,并派出管理、技术人员130多人次,培训技术工人近400人次,提供无息资金100多万元,帮助购置各种设备60多台,使这些企业每年实现利税都在百万元以上。
......